中国过往30多年超常规高速增长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有人认为是由于长期牺牲消费。不错。过往三十四年,中国GDP中的消费占比约59%,投资占比约38%,相比常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消费占比确实低了,投资占比确实高了。然而,消费规模或消费水平的增长也是令人惊异的。同一时期中,中国社会消费总额从1979年的2千多亿元,上升到2011年约23万亿元。以1990年不变价计,则年均增长率高达9.0%;按人均消费计算,年均增长率约7.9%,这一水平在世界各国中应该是名列前茅的。
也有人认为是因为过度投资、浪费资源。不错。如上所说,中国的投资率平均高达38%,不但显著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也超出东亚储蓄率较高的经济体。但是,高投资带来的是高增长,而不是高浪费。衡量投资回报效率最简单的综合指标是资本产出比,即每新增一元GDP所需要的投资,按此指标来看,中国的表现并不差。改革后头十年,资本产出比为3.38,近十年资本产出比为4.10;横向比较,这一数据并不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美国自1965年至2010年的资本产出比是5.29,其中2005年到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更是达到22.64。日本从1980到2010年的此本产出比为14.69,其中2000年到2010年更是高达37.16。纵向来看,中国资本产出比虽然在提高,但并非过度投资所致,而是国家重型工业化和大规模城市化这一历史进程背后的客观经济规律的反映。随着这一阶段的深入和第三产业的成长,资本产出比例将趋于稳定或微降。
您已阅读10%(631字),剩余90%(590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成为付费会员,阅读FT独家内容
如您已经是会员,请点击这里登录
成为会员►